马秋莎参展法国卡蒂斯特KADIST“系亲之丝(Threads of Kinship)”群展,作品《沃德兰-欲望3号》被卡蒂斯特KADIST收藏。“展览《系亲之丝》(Threads of Kinship)的策展线索源自“自梳女”的历史——这些生活于20世纪初中国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女性,作出了一个在当时...

马秋莎参展法国卡蒂斯特KADIST“系亲之丝(Threads of Kinship)”群展,作品《沃德兰-欲望3号》被卡蒂斯特KADIST收藏。“展览《系亲之丝》(Threads of Kinship)的策展线索源自“自梳女”的历史——这些生活于20世纪初中国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女性,作出了一个在当时...

马秋莎通过发现与整理她外祖父(一位传统戏剧演员)的遗物重访这位亲人的人生时,逐渐打捞出一个远比其想象中更为陌生的亲人形象。正于蔡锦空间展出的马秋莎个人项目“一个青年”围绕着这段对于时代与生命的轨迹的重访展开,在纪实与想象(人或人机的)的交错中,两位“创作者”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重叠又分离,延续着艺术...

这是一个关于出生在198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群展,集中了生活在中国的35位优秀艺术家。中国的“80后”处于职业中期,既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成长的第一代人,也是由全球化梦想与情境塑造的一代人。 作为展览的“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是一个与我们当下生活迫切相关的文化叙事。一方面,...

北京公社将参加2024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展位C09),带来洪浩、梁硕、梁远苇、刘建华、马秋莎、毛焰、尚一心、石佳韵、宋冬、王光乐、王鲁炎、谢墨凛、闫冰、杨心广、尹秀珍、张晓刚、周轶伦等艺术家的作品。

北京公社于2024年伦敦弗里兹Frieze London艺术博览会,呈现六位中国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尹秀珍、胡晓媛、梁远苇、马秋莎、常羽辰和石佳韵,透过她们各自独特的视角探索亲密、情感、记忆与关怀等主题。此次展览旨在激发参展作品之间以及与更广泛的历史背景的对话,勾勒出这些不同的艺术实践的创造过程。作为...

马秋莎蓝晒系列作品《1990年代》与谢墨凛《棘》和《铄》系列作品正于艺仓美术馆举办的“繁衍生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复刻与倍增” 展览展出。“《繁衍生息》基于策展人芭芭拉·波洛克的外部视角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审视,把经由复制和重复而产生的图像倍增效应视为方法论,以此梳理十余位极具代表性的本土艺术家...

马秋莎作品《沃德兰-方3》与《沃德兰-洞》正于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的“跟着感觉走”展览展出。“正如《跟着感觉走》的歌词所示,“感觉”似乎并不是内在的于个人的、“天然”的内涌;而是一种外在的、牵引我们前行的力量。展览“跟着感觉走”所试图勾勒的正是改革开放至今持续召唤我们出走和前行的“感觉”,以及它围绕着...

马秋莎作品《海上窗》正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梦想时间”展览展出。“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们将基于各自的人生经历与文化背景将这些议题再次带至观众视野,藉由作品将UCCA展厅变成融汇心理学与社会历史性的虚构梦景,为观众开启感官与思考的多重通道,将个体内心世界对记忆的重塑以及对未来的重构嵌入集...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以“共生:数字创意与生态文明”为主题,旨在思考全球疫情影响之下的人类命运,探讨人类应该如何共建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如何共存、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如何融合发展。在为期三个月的时间里,七大展览将在三个展区相继开启。北京公社艺术家胡晓媛、马秋莎、尚一心的作品分别在不同的策...